宇宙射线究竟有多危险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3-08 17:27:49

宇宙射线究竟有多危险 虽然化石记录中的几次生物大灭绝可能与小行星撞击或大规模火山爆发有关,抛丸机但这些古代生物大灭绝原因可能有很多,这至今是人们讨论的话翻译公司题。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布里恩·菲尔兹说:“这可能与附近发生的天文事件导致地球承受的辐射急剧增加有关。” 宇宙射线主要是来自超新星爆炸产生的高能质子,我们无法准确地跟踪它找到它的源头,因为它的轨迹被磁场弯曲了。事实上,一种典型的宇宙射线会在星系的磁场内弹跳数百万年,最后才会撞上某个天体,比如地球。这些原始的宇宙射线永远不会到达我们地面,而是与上层大气中的原子相撞,形成能量较低的“二级”粒子。

次生效应

在海平面上,大多数二级宇宙射线是高穿透力的介子。每分钟约有1万介子穿过我们的身体,一些介子会电离经过我们肉体的分子,有时会导致可能有害的基因突变。现在,人体每年受到的宇宙射线的辐射强度相当于接受10次X光胸透。但是,我们不应该为此担忧,因为它只是人类承受的自然背景辐射中的一部分,我们的祖先世代承受。

相反,宇宙射线引起的基因突变有时可能是有好处的。波兰什切青大学的弗朗哥·费拉里说:“显然,从某些方面而言,宇宙射线形成了地球上有机体的进化。”在最新出版的《天体生物学》杂志上,费拉里和什切青大学的埃瓦·苏泽斯基维兹对我们所了解的宇宙射线进行了评估,他们争辩说,这些粒子现在的生物关联不见得能代表它们的过去。他们写道:“地球早期的有机体的DNA不稳定,可能很容易在外界作用下变异,或许比现在的细菌更易变异,这是非常有可能的。”

宇宙射线风暴

很久以前不光生物容易变异,宇宙射线也可能更为强烈,翻译公司影响着地球的大气和下面的生命。一项有争议的理论认为,宇宙射线能促进云的产生。天空云彩越多,反射回太空的阳光便越多,让地球冷却,从而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改变。抛丸机 另一项关于宇宙射线的理论几乎与之相反——宇宙射线剥离了我们的可起保护作用的臭氧层,在更多太阳紫外辐射之下地球会枯萎。过量的紫外线形成不利于生命的环境,臭氧损耗还可能因邻近的伽马射线爆发而加剧。但是,菲尔兹表示,这种射线的闪现只持续1秒,几年之后臭氧就会恢复,相比之下,来自超新星的宇宙射线会轰击地球至少1000年。他说:“伽马射线爆发可能只能影响一个有机体,但是宇宙射线会影响很多代人。”

要想弄清楚生物大灭绝事件是否由宇宙射线引起,科学家需要研究在附近的超新星上形成然后在爆炸冲击波的作用下落在我们地球上的放射性同位素。

1999年,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从深海的岩石样本中发现了铁-60。这种极其罕见的同位素铁是由超新星爆炸形成的。它也具有放射性,不稳定,半衰期为150万年,因此,它一定来自一颗很新的超新星。根据铁-60的位置和浓度,这位德国科学家后来计算出了这个假定的超新星于280万年前在100光年之外爆炸。

菲尔兹相信,就造成生物大灭绝而言这个距离可能太远了,他说:“我称它为侥幸避过。”该超新星的宇宙射线可能对气候产生了影响,但是,要造成重大生物损伤,超新星只有在距离地球约30光年之内爆炸才有可能。

虽然就星系标准而言30光年微不足道,但是,菲尔兹认为,在地球45亿年的历史中遭受超新星致命辐射10多次是可能的。但是,邻近的超新星不是增大宇宙射线强度的惟一方式。因为我们的太阳围绕银河中心做轨道运动,它有规律地经过银河的一只螺旋形臂状物,在这里宇宙光辐射高于平均水平。有研究人员猜测,每次经过螺旋形臂状物都会造成地球上的冰河时代,因为宇宙射线促使云的形成。

科学家梅洛特和他的同事也发现了我们太阳在银河平面上下移动和化石生态多样性的6300万年的周期之间存在可能联系,抛丸机这种假设是太阳系每次偏向银河一侧最远时遭受的宇宙射线较多。但是,翻译公司现在梅洛特认为,这种移动可能只扮演一个小角色,因为最新证据显示,大陆上升和可观测的生物多样性周期之间存在联系。要想明晰宇宙光与生物大灭绝事件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TAG: 生活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6-02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2545
  • 日志数: 180
  • 建立时间: 2009-12-16
  • 更新时间: 2010-06-21

RSS订阅

Open Toolbar